Register {{ baseUserInfo.curr_enterprise_name }}
Quick publish
{{ notificationData.all_count > 99 ? 99 : notificationData.all_count }}
{{ website.name }}
{{ language.label }}
Congratulations

View Now
Congratulations

Go publish
这类玩具万代半年卖出28亿人民币,或成中国潮玩市场下一个“蓝海”
3 Last year
4,165
169
0
Comment area

日本万代南梦宫公司上半年(2021.4.1-2021.9.30)玩具销售额同比增长35.9%,其中,以机甲拼装模型为主要形式的《机动战士高达》系列销售额达50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8.1亿元),同比增长10.5%,占其玩具销售总额的28.2%。

 

在中国市场,以52TOYS、TOP TOY为代表的潮玩头部企业,都看中了机甲模型类玩具的市场前景,明确将这类玩具列为重要品类之一。机甲模玩或将成为潮玩市场下一个“蓝海”。

 

1、动漫IP为核心 单价高,粉丝忠诚

 

“机甲”一词来源于日本,意为“机械动力装甲”,与日本的二次元文化息息相关,其代表性作品就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流行至今的《机动战士高达》。这部作品奠定了之后的机甲类漫画的基本框架。

万代公司看到了《机动战士高达》的潜力,推出其相关机甲模型,掀起了巨大的反响。1980-1984年间高达机甲模型系列累积总销量就超过了1亿盒,从而也奠定了其在日本玩具界乃至世界玩具界的地位。

 

机甲模型源于浓厚的科幻、机械元素,在设计上以硬核、炫酷的风格为主,因此吸引众多男性玩家的喜爱和收藏。其材质有塑料、合金等,涂装精致,线条硬朗,有的需要玩家手动拼装,有的则是模型成品,具有多关节可动、可替换配件丰富等特征。

 

万代公司推出的高达系列有FG(初者级)、HG(高阶级)、MG(大师级)、PG(完美级)、MEGA(超大型)等多个类别,还有SD系列(Q版高达)、MB合金成品系列等。种类众多的产品线有助于满足不同玩家的个性化爱好、需求,最大限度吸引更多玩家的关注。

机甲模型的价格一般处于中高档,通常采取首发预付定金的形式进行前期预热,并以限量发售的形式激发粉丝的购买收藏欲望,因此粉丝的忠诚度较高。

 

以万代天猫旗舰店为例,在其销量排行前十的产品中,高达系列有三款,其中,补款的PB 万代魂 METAL BUILD 嫣红强袭凤装备型,售价1480元,补款销量已超过1000件。

孩之宝旗下的变形金刚,最早也源自日本。1983年,日本玩具公司TAKARA推出了DIAKRON和MICROMAN的可变形机器人玩具,它们就是变形金刚的前身。1984年,孩之宝与TAKARA达成了协议,开始设计开发变形金刚玩具,并同步推出了动画片。在80年代,变形金刚一亮相就成了爆款,上市3个月就销售百万个,销售额超过千万元。

孩之宝1984年发售的部分玩具

相比高达,变形金刚的受众群体更广泛,产品系列更丰富,满足粉丝从玩耍到收藏的各类需求。 

 

2、国内市场 经典IP“中国化” 潮玩原创设计出奇制胜

 

在国内市场,机甲模型玩具一直以来也拥有一批忠实粉丝。一方面是孩之宝、万代持续引入经典IP系列,如高达系列、变形金刚系列,以及多美新干线变形机器人系列等。另一方面,国内新崛起的潮玩企业,在扩展潮玩品类时,也会重点开发原创设计机甲模型玩具产品。

 

万代公司在2020年推出“高达中国计划”,利用高达IP在中国的高人气,在上海金桥建造了18.03 米的1:1实物大自由高达立像,还开设了高达基地上海金桥店,作为万代南梦宫旗下的高达官方旗舰店,店内不仅有丰富的高达拼装模型、周边,更有真实再现《高达SEED》剧中舰船的店内设计与精美的模型展示,顾客在购物之余更可以了解到高达文化作品的魅力。

此外,万代还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推出“十二生肖高达系列”,吸引更多中国粉丝的关注。

十二生肖高达·丑牛

 

孩之宝旗下的变形金刚,由于多部变形金刚电影的上映以及众多IP联名产品的发布,在中国市场的粉丝基础也在不断扩大。

 

孩之宝最新发布的变形金刚×侏罗纪公园联名机器福特探险车,不仅霸王龙和福特车均可变形为变形金刚,这款玩具还配备了背景板,可摆出电影中的经典一幕。

在国内原创设计方面,以52TOYS旗下的BEASTBOX猛兽匣系列及JOYTOY暗源系列表现出色。

 

BEASTBOX猛兽匣系列,是52TOYS品牌下的原创机甲变形产品系列,其特点是将史前生物、大型猛兽、经典怪物形象开发成为机甲造型,并可以变形为5厘米左右的方盒,BEASTBOX猛兽匣系列兼具变形玩具和潮流玩具的特性,且具备与诸多IP结合的特点。

猛兽匣系列收割者螳螂

 

JOYTOY欢乐模玩推出的暗源系列机甲模型,以丰富的细节刻画、可动性强等特点深受军事迷、科幻爱好者等玩家的欢迎。

 

3、国内发展方向 中国风、女性向、低龄化

 

随着Z时代年轻群体的成长,其消费能力逐渐增强,极具科幻、机械风的机甲模型越来越受到追求个性、表现自我的年轻群体的欢迎。,机甲模型类玩具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

 

1. 中国风新IP

 

当前,国潮已成为吸引年轻群体的“利器”,将传统中国风与机甲模型结合,将成为国内潮玩厂商进行原创设计的一大方向。

 

摩动核推出的原创机甲模型《星甲魂将传》国风机甲,在还原历史人物风貌、武器的同时,还参考了传统戏曲中的艺术表达形式,增加了国粹戏曲中的头饰。这样的设计,既彰显了历史人物的鲜明特质,又在艺术端赋予了设计更多文化魅力,将赛博玄幻与传统文化进行了融合。

模型品牌AlmostReal推出的胖哒Pangda赛车手办潮玩,源自先锋艺术家毕横创作的胖哒Pangda。这是个身穿百变纳米机甲的熊猫人,融合了太极哲学与黑科技的肥宅国宝,是国潮机甲IP的代表。

此外,热门游戏中的机甲元素,也为机甲模型类玩具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助力。今年年初,万代与王者荣耀联名合作,推出一款机甲模型产品:零号·赤焰,以游戏中孙悟空的角色为原型进行设计,拥有超过70个配件,可组成多种形态,造型随意切换,引起游戏玩家及模玩粉丝的关注。

 

2. 女性化

 

为了吸引女性玩家群体,玩具厂商也推出了以女性角色为基础的机甲模型作品,以此来吸引更多女性玩家的关注,这或将成为机甲模型类玩具发展的趋势之一。

 

日本玩具厂商寿屋推出原创IP“机甲少女 FRAME ARMS GIRL”,其模型产品受到女性粉丝的认可和欢迎。

 

3. 低龄化

 

当前,机甲人物成为很多动画片的主要角色,如迷你特工队、钢铁飞龙等,受到低龄儿童的喜爱,带动了机甲类玩具的低龄化趋势。

 

国内玩具厂商以机甲动漫、游戏中的机甲元素等为原型进行设计,推出机甲玩具产品。

 

伟易达公司今年推出了新IP授权系列玩具产品:迷你特工队系列,玩具设计灵感来源于《迷你特工队2:超级恐龙力量》,特工战士可变身恐龙战甲,还能智能识别武器装备,将武器置入机甲,将听到战士招式的名称。此外,该系列玩具还具有震动感应、语音互动等功能,移动战甲可播放动画原生语音及音效,适合3岁以上儿童玩耍。

国内积木厂商启蒙积木,结合积木与机甲模型两种玩乐形式,以国产游戏QQ飞车中的形象为来源,设计出融合机甲与赛车两种形态的积木产品,且机甲多关节可动,精致还原游戏中造型。

 

结语:

 

科幻文化是深受Z世代年轻群体乃至更广泛人群喜爱的文化之一,机甲作为科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拥有数量众多的粉丝,是包括潮玩企业在内的玩具行业重要创新来源,或将成为玩具行业发展的新“蓝海”。

 

注:文中图片源自各品牌官网、官微

来源: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公众号

 

Share
Collection
Collected
Give the thumbs-up
Liked
The content is the author's independent opinion,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Matchexpo, and cannot be reproduced without permission
0
Matchexpo is an exhibition community platform for event & fair community in China, serving the essential functions of exhibitions, events, fairs, assisting ticket sales, visitor registration and booth reservation, allowing organizers to create, share, find and participate in activities, creating community space for organizers and exhibitors, finding their partners and helping them expand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Online support
Matchexpo: Event Marketing Platform International - Chinese Traditional - Chinese Simplified
| Matchpages Web Builder | Starify omni-Channel Chatbot
Modify certification Certification fee Certification method Certification conditions Certification naming Certification int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