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 baseUserInfo.curr_enterprise_name }}
Quick publish
{{ notificationData.all_count > 99 ? 99 : notificationData.all_count }}
{{ website.name }}
{{ language.label }}
Congratulations

View Now
Congratulations

Go publish
超百亿资金流入,农业创投大时代到了吗?
3 Last year
3,582
171
0
Comment area

超百亿资金流入,农业创投大时代到了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农业领域投融资正在升温,越来越多的VC开始下乡。

关注农业赛道的不乏红杉资本、经纬中国、软银、高瓴等一线投资机构,也有广垦太证、嘉信基金、甲子启航等专注于看农业赛道的基金,各地也积极设立政府引导基金,为农业投资加一把火。

从数据表现上来看,35斗统计显示,2021年全年中国农业食品行业一级市场融资事件数为86起,融资总额为153.87亿元,比2020年略有上升。

2010-2021中国农业食品行业融资情况

图:2010-2021中国农业食品行业融资情况 数据/制图:35斗

 

VC过去对长周期、高投入的农业赛道一向避之不及,如今变化正在发生,在广袤的田间地头,投资人们都看到了什么机会?

35斗与熊猫资本、广垦太证、嘉信基金、甲子启航等投资机构聊了聊,发现:

  1. 国家政策引导,工业、科技、互联网等领域投融资热度下跌等原因,促使农业领域投融资升温;
  2. 投资人对种养殖、科技类的项目关注度较高,能够打通全产业链的单一品种、能够在行业内部整合形成规模优势的项目被看好;
  3. 创业项目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商业模式不清晰,面向的客户付费能力弱;
  4. 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老龄化以及向第二、三产业迁移,5~10年后农业从业人员可能迎来断崖式下跌,这也将是数字农业、科技农业的机会所在。

 

政策驱动,农业赛道投融资将持续加热

作为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进程。过去10多年,农业科技领域的投资出现过爆炸式增长,也有过相当长时间的沉寂,为何近两年又开始吸引投资机构的注意?

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是重要因素之一。2021年5月,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1年)》,明确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13个重点产业和领域方面,包括现代种养业、乡村富民产业等;该《指引》还明确表示推动设立政府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大力支持、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乡村振兴基金。

广垦太证副总经理程泽南告诉35斗,在国家完成结构性改革后,农业农村部及中央在涉农上的投入在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到农业项目或农业科技项目里,很多TO B类、TO G类的农业公司或科技型公司就可以拿到订单和业务。

政策引导及国家资金投入力度加大的同时,农业公司的上市也给投资机构打了一剂强心针

2021年,有19家农食企业成功在A股上市,其中较为知名的新上市企业有祖名股份、李子园、味知香、东鹏饮料、千味央厨等。还有多家农食企业上市申请已披露或进入受理阶段,比如美农生物、北农大科技、亚洲渔港、极飞科技等,这些企业或将在2022年登录资本市场。

此前,一些上市农业公司业绩表现并不理想,程泽南认为,过去两年农产品进入上行周期,上市公司盈利情况好转,一些大型农业企业或者产业化集团有钱来进行并购投资,促使行业投资升温。

近些年,TMT、工业、互联网等赛道遇到发展瓶颈,投资机会正在变得稀缺,投资机构需要寻找新的赛道,对农业的关注度随之提高。

程泽南强调,农业是一个基础性行业,持续性和稳定性更强,在其他行业投资下滑的时候,资金就可能向农业迁移。

熊猫资本创始合伙人李论分析,农业对于国家重要性高,但中国农业的发展可能比芯片行业还要落后,和国外相比还存在差距,可发展空间大,毋庸置疑也会有大量的投资机会。李论还认为,农业赛道关注度提高受全球影响,全球性的农业科技公司不断涌现,而中国的投资习惯上会看一看国外在发生什么,那下一步就可能会在中国发生。

即便投资机构对农业的关注度在增加,但农业赛道整体的关注度并不够,很多投资机构关注农业,却不以农业为主赛道,市场化的农业基金更是稀缺。

深究其根本原因,嘉信基金董事长张洪认为,除了主观上不少人把农业相关领域的投资等同于农业投资进而局限在农业种养,关键还在于退出机制。国家虽然支持农业投资,但在退出通道上并不顺畅,农业公司上市的案列屈指可数,不管是科创板的创新案例还是北交所的专精特新,对农业都没有一些特别的优待。尤其农业里面生物技术类公司,本身科技含量高,但大家意识里仍把它当成一家农业公司。

但是,随着脱贫攻坚战完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焦点,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农业有极大的创新改造空间,农业赛道的投融资也将是一个持续加热的过程。

 

种养殖、科技类项目关注度高

35斗将农业食品细分为电商零售、食品饮料、种植养殖、科技服务、农业机械、农资等9大赛道,各赛道下边均有不少项目,到底什么样的项目更值得投资。

嘉信基金董事长张洪强调,不管使用到什么高科技技术,农业创业的核心,是要帮助生产实现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和更优的品质。

嘉信基金上游主要关注生物技术在种业里边的应用,分子育种是其中一大方向,康普森、博瑞迪等公司是主要关注对象;而在数字农业方面,更希望看到通过聚焦某一作物品类贯穿产业的方式实现一些突破。

张洪分析,农业整个产业链还没有打通,中下游到消费端的一些加工企业、食品企业,过往主要通过溯源、供应链等方式去中上游挑选好的原材料或者产品,但是很少穿透到最上游的种养,从育种端提出需求和共同研发的更为稀缺。而当前的机会也正存在于此,谁能够通过某种方式纵深打通终端到消费者端,从种子到餐桌,谁就会获得一些红利。21年我们欣喜的看到,国内无论是猪、奶牛、鸡等畜禽领域,还是啤酒等食品饮料行业,都有巨头站出来挑战这份责任。

广垦太证副总经理程泽南认为,“农业投资的重点,不是去理解吃穿用度,更重要的是去把握未来发展方向,针对技术进步、商业模式的变化方向有一个判断。”

程泽南本人关注三个大类的方向,首先是围绕种养殖实际需求的科技进步,人工智能、生物工程、新材料、物联网等技术都应该去寻找农业里的应用场景。

然后是能够打通全产业链的单一品牌产品,只有打通了供应链整合以及品牌营销的公司才是最优公司。供应链和营销,无论缺了哪一块,都没有实现最高收益,在他看来,产品品牌背后是品质,品质背后是品控,所以要做统一生产或者标准化生产,才能够达到一个优质品牌产品的基本要求。因此,只要有供货源,下游不缺渠道,“原来是好东西没地儿卖,现在是大家都在玩命寻找好产品”。

第三,关注在目前比较分散的种养殖环节里,由于技术进步或者渠道打通来形成规模集中度提升的机会。农业行业规模集中度极低,因此在行业内部整合形成规模优势是一大机会,但整合的前提,要么是成本比别人更低,要么是能通过品牌、品质带来溢价。

在技术方向上,程泽南最感兴趣的是农业SaaS。农业不同于工业,生产方式更加复杂,不是一个单一的变量,农业SaaS利用数据采集技术可以把这些复杂的变量收集起来,用积极学习的方式,去拟合出一种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点进行生产的一种方式,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熊猫资本创始合伙人李论则看好生物农药、土壤改良、养殖技术等方向,他认为可以提升产能,降本增效的项目都大有机会,但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熊猫资本,尤其是周期长、对资金体量要求高的项目。熊猫资本关注能够有不错的回报水平,并且短期内能够取得一些确定性成绩和成果的项目,比如经济作物的种植,包括药食同源的中药材、蓝莓、树莓等,以及养殖里面的肉牛、水产、蜂蜜、蚕商等。

“农业投资还是跟农业主业本身相关的,是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产业,社区团购、生鲜电商平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李论认为,创始团队是否了解农业,对农业真正热爱,是否在正确的时间切入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都是判断一个项目的核心因素。

超百亿资金流入,农业创投大时代到了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张云祥表示,甲子启航从市场和公司两个角度去评判项目。市场层面关注行业现状、发展驱动力和未来的增量空间,了解行业面临的痛点和进入壁垒,判断公司项目是否有能力解决现存问题;公司层面首先看产品能否有效解决行业痛点,是否存在品质、价格等竞争优势。其次,研究产品的技术壁垒,分析它是否有可能在短期内被超越或替代。最后,对核心团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重点关注产品的落地能力,判断企业是否具备足够的实力去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甲子启航聚焦于智能无人车、水产养殖和设施农业的投资,分别投了沐秦智能、美星智能、禾顺农业等项目。

 

5~10年后农业或迎来大变

农业在田间地头,部分创业公司在交通不便利的小城市或农村,且不同于消费领域的投资,有海外成熟市场经验作为参考,中国要走自己的农业发展道路,其投资面临的难度和挑战也更大。

农业创业难度也很高,首先面临的是年纪比较大、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农民;其次客观条件的多样性较大,从南到北农业生产的差异化很大,去整合资源的难度很大;再加上中国农业整体落后,很多配套设施没有,农业领域创业者经常发现很多问题之前没有解决过,都需要自己来。

创业难度高最直接的影响是,很多创业者的项目商业模式不清晰。

程泽南认为,“农业是基础性产业,至今已有5000年的发展历史,模式创新、能力创新并没有什么新意”,相反,商业模式的核心还是要学会算账,投入产出收益的帐要算得越细越好。

如甲子启航合伙人张云祥所描述,农业使用场景的感官距离远,往往需要花比较长时间摸索企业的商业模式,必须持续接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对比验证解决方案的合理性,但整个行业数据比较分散破碎,可参考的公开信息比较有限。

而发现商业模式存在问题需要时间,张云祥称,受制于生物因素,产品迭代、模式验证难度高周期长,企业可能需要花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意识到现有模式走不通,有的企业没能及时调整战略战术方向,可能突然就没了。

农业公司本身也面临着客户付费能力弱的现状,创业公司成长速度普遍比较慢,付费客户的渗透难度比较大愿意买单的政企客户,谈判流程所需时间往往大于企业预期。

张洪分析,农业科技领域服务的客户付费能力和意愿都比较薄弱,症结在于农业科技企业是典型的to B 服务为主,相较国外农业领域的to B客户,通常是比较大的合作社、农场主,而我国因为土地特点、长期发展形势等因素,造成了种养端的企业多数并不是有实力的大B企业,付费能力比较有限,很难去做突破。

在熊猫资本看来,投农业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发现了农业里面好的创业者和项目,但是干得好不缺钱,如果基金的规模不大,去投资是有难度的,假设一个好项目需要三四亿的资金,对熊猫这样规模的基金来说就不太现实。

“农业本来就不是容易的事情,进场的创业者和投资机构都在坚守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张洪认为,资本市场也是在变化的,现在难并不代表未来也难。2021年农业领域政策的不断出台,基因技术的逐步放开、种子法也将在2022年3月1日正式执行,这些政策红利让拥有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农业尤其是种业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了很大的回报。

市场永远在变化中发展,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只有提前布局,才能抓住红利。

程泽南判断,农业可能大概5~10年之后会迎来变化的机会,现在就要持续的进行投资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年龄在36岁以上的占比超80%,年龄普遍偏大,且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向第二、三产业进行转移。一个可能会发生的现实问题是,上一辈的农民辛苦工作一辈子后干不动了,农业从业人员将迎来断崖式下跌,程泽南认为时间可能会2025年到2033年之间,需要采用数字化的手段,规模化的生产方式,来满足中国基本的农产品供给。

中国农业迎来新机遇,熊猫资本李论坚信,投资机构更需要有一些愿景,承担一定的风险,帮助国家和社会解决过去或者未来的问题。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35斗”(ID:vcearth),作者胡小凤。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Share
Collection
Collected
Give the thumbs-up
Liked
The content is the author's independent opinion,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Matchexpo, and cannot be reproduced without permission
0
Matchexpo is an exhibition community platform for event & fair community in China, serving the essential functions of exhibitions, events, fairs, assisting ticket sales, visitor registration and booth reservation, allowing organizers to create, share, find and participate in activities, creating community space for organizers and exhibitors, finding their partners and helping them expand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Online support
Matchexpo: Event Marketing Platform International - Chinese Traditional - Chinese Simplified
| Matchpages Web Builder | Starify omni-Channel Chatbot
Modify certification Certification fee Certification method Certification conditions Certification naming Certification int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