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4日-5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和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赛诺菲巴斯德支持的“第二届大湾区(深圳)疫苗峰会”(以下简称大湾区疫苗峰会),以“线上+线下”形式,分别在深圳坪山、北京举办。本次峰会的主题为“创新·融合,共享健康”。
法国驻华大使罗梁(Laurent Bili)发来贺词,法国驻广州总领事福希玮(Sylvain Fourriere),法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江峰先生(Jean-Marc Fenet),中华预防医学会秘书长冯子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苏盛锋,深圳市坪山区及赛诺菲巴斯德等相关单位领导出席开幕式。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中国科学院董晨院士、中国科学院顾东风院士、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Dame Sally Davies教授、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主任Arthur L. Reingold教授等近三十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大会报告和参加圆桌论谈。
来自疾控、国际机构、行业企业、学界、媒体的代表参会,共同探讨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在全球层面加强合作,进一步提升疾病预防和控制水平,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
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中国科学院董晨院士、中国科学院顾东风院士就加强全球合作,提升疫苗信心,助力全球健康话题进行讨论,圆桌讨论由中华预防医学会秘书长冯子健主持
期间,首部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疫苗发展差异与建议的《粤港澳健康湾区蓝皮书——大湾区疫苗创新发展研究报告(2021)》(下文简称“蓝皮书”)在峰会主论坛上正式发布。在此“蓝皮书”的编纂过程中,得到了中华预防医学会秘书长冯子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孟庆跃、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岳、清华大学药学院药品监管科学学科带头人杨悦、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方海、清华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焕、暨南大学疾病预防控制研究院副院长马文军、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副院长何群、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主任医师吴为、澳门卫生局公共卫生专科医生梁亦好、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委员赵长成、香港亚太流感控制联盟教授谈兆麟、深圳市南山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主任姜世强等专家的鼎力支持。
蓝皮书是我国首部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疫苗发展状况差异,探讨粤港澳三地如何优势互补,共同整合资源,推动“大湾区疫苗创新发展一体化”的深度报告。该报告由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全国知名高校及港澳专家合力完成,通过梳理和对比粤港澳三地的预防接种服务体系、疾病防控现状及创新疫苗发展等差异,提出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疫苗创新发展的建设性建议,擘画了未来大湾区疫苗创新发展的新蓝图。
《粤港澳健康湾区蓝皮书——大湾区疫苗创新发展研究报告(2021)》(蓝皮书)正式发布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梁晓峰、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岳、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执行副院长冯录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原副院长申昆玲、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赵长成、澳门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梁亦好就大湾区公共卫生发展与展望话题进行讨论
中华预防医学会秘书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冯子健强调,“蓝皮书突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疫苗创新发展对国家公共卫生安全、产业发展以及全球化带来的价值,对塑造‘健康湾区’提出了战略性的建议,同时将对内地疫苗政策、疫苗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现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防控免疫策略”
建议:加速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发展,是塑造“健康湾区”的关键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加快,产业机会不断涌现,大量人口不断向粤港澳大湾区聚集。截至2020年12月,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湾区常住人口超过8600万人。总体呈现年轻化、流动性大、受教育程度高、收入高、消费高、开放包容等特点。而随着大湾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大湾区内地九市与港澳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深入。
大湾区经济人口特点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塑造健康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共饮一江水,经济文化交流紧密,人口流动量巨大,令传染病防治成为大湾区内各城市需共同面对的公共卫生问题。
而疫苗接种是传染病预防体系中最经济、直观有效的手段方法。大湾区内“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防控免疫策略”的客观因素,给三地疫苗可预防疾病联防联控带来不少挑战和困难。
这些现状,需要三地加强沟通和交流,开展紧密、高效的联防联控。为此,蓝皮书认为,推动大湾区内疫苗创新发展,加速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健康湾区建设的关键。
挑战:粤港澳三地疫苗民生需求趋同,疫苗可及性存在差异
建议:构建粤港澳三地趋同的预防和疫苗接种服务
蓝皮书还从大湾区民生福祉出发,对粤港澳三地疫苗种类、应用、需求等进行多维度的的调查比较。蓝皮书指出,大湾区居民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与疫苗预防接种意识、对于疫苗接种的需求也更加趋同,但因三地的疫苗准入制度、疫苗产品供应、防控免疫策略等差异,直接导致大湾区居民多样化的优质疫苗接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尤其是给大量在粤常住港澳家庭的子女预防接种带来种种不便,当地居民跨境流动接种疫苗成为常态。
在疫苗可及性方面,三地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联合疫苗和其他创新疫苗的上市差异上。与此同时,香港和澳门常规免疫预防的疾病种类、使用的疫苗种类、疫苗接种程序以及覆盖年龄,均与大湾区内地九市有所不同。
粤港澳三地疫苗可及性及覆盖年龄对比图
蓝皮书建议,要加速大湾区预防接种一体化的落实,提高疫苗接种服务便利性与可及性,建立三地疫苗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互通共享等,推动大湾区疫苗接种服务、免疫策略的趋同,从而破除粤港澳大湾区三套免疫体系对人才流动、工作、学习、生活带来的掣肘,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大湾区民众生活便利度,吸引更多港澳及国际人才共同参与建设国际一流的大湾区。
创新:三地疫苗管理的差异化带来优势互补的可能性
建议:借鉴“港澳药械通”创新政策,探索创新疫苗先行先试路径
蓝皮书梳理了三地疫苗管理的差异,即预防同一种疾病的疫苗不同,内地国产居多,港澳地区则进口创新疫苗居多;多联疫苗供应方面,港澳基本与世界同步;非免疫规划疫苗付费方式上,内地商业保险介入不足,而港澳商业保险介入充分;内地对于疫苗的上市、准入更为审慎等。
蓝皮书认为,虽然粤港澳三地存在以上差异,但是可以借助这种“落差”,实现三地优势互补,在疫苗创新方面进行融合发展:即在注册环节香港、澳门可迅速上市在海外其他地区上市的新疫苗,疫苗国际化程度高、品种丰富;在研发生产环节,港澳可借力内地研发能力,降低对国际疫苗的依赖;在批准上市环节,港澳地区可参考内地疫苗流通和接种点渗透的特点,优化自身接种体系;在应用环节,频繁的人员交流,可推动湾区疫苗接种服务的趋同等。
2020年11月,国家药监局与有关部门共同印发《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港澳药械通》)允许临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以及临床急需、港澳公立医院已采购使用、具有临床应用先进性的医疗器械,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港澳药械通》提出的一系列政策加速了港澳药物的落地、提高了内地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的可及性,惠及大湾区民众。
蓝皮书认为,作为疾病防控的重要工具,创新疫苗可通过借鉴《港澳药械通》等系列政策,探索其在大湾区内先行先试的可行路径,从而推动构建集预防、医疗、康复、保健于一体的健康湾区。而大湾区在疫苗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体系方面的创新突破,也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示范性作用,为国家改革疫苗管理体制提供大湾区样本和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