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中国版图上名不见传的一个小角色,改革开放后沧桑巨变,一跃成为惊天动地的一个名角儿。2020年,成为全国首个地区生产总值超42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42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的县级市。昆山面积不到全国土地面积的万分之一,创造了GDP总量占全国总量千分之四、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总额百分之二的好成绩,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一倍。
问道昆山,为什么能连续17年取得如此骄人不衰、光辉夺目的成绩?我作为一个老昆山人,既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参与者,也是笔耕者、得益者,联系昆山实际,以我窥见,成功实践的宝贵经验,可总结提炼一些带有规律性、共性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功经验,概括起来有“五个重”。
重在解放思想,发挥地域优势
思路决定行动的方向,唯有思想解放才能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穷土、恶水、血吸虫三大危害,农业生产十年九涝,粮食产量不过“纲”,不少生产队生产靠贷款,吃粮靠救济。当时,干部群众中普遍存在“昆山田多劳少、产量不高、分配不少、生活蛮好”的小农经济穷自满思想。为破除这种穷自满思想,县委、县政府通过算账对比,外出取经等方法,引导大家解放思想,跳出小农经济圈子,扩大视野,在过去治“三害”的基础上,倾注大量财力,连续干了十多个春秋,终于根治了“三害”,彻底送走了瘟神,农业夺得了稳产高产。1984年,昆山实现工农业总产值超10亿多元,粮食总产值超10亿多元,群众赞不绝口:“十亿产值十亿粮,全县人民喜洋洋。”从此,昆山摘掉了苏州地区6个县(市)末位的“小六子”穷帽子,持续逆势而上,令周边兄弟县(市)刮目相看。
从那年起,昆山县委班子领导审时度势,深深意识到“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副不发”,抉择在稳定农业基础的同时,谋划发展工业经济,冲破被小农思想禁锢的圈子,首闯横向联合发展之路,仿效全国14个沿海开发区做法自费兴办开发区,坚定信心、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昆山紧靠沪苏地域优势,抓住机遇,带动各乡镇兴办工业小区,多层次全方位对接上海,就地集中办工业,吹响了“农转工”的号角。
“要发财,靠上海”。昆山大力推进与上海纺织、轻工产业实行全行业横向经济合作。“上海要的农副产品昆山有,昆山要的工业项目上海有”,双方优势互补,一拍即合。一时间,上海数百家工业企业落户昆山,还派了“星期日工程师”传经送宝,昆山的农民由此纷纷“洗脚上岸”进工厂,“换草鞋穿皮鞋”进城多渠道洽谈兴办各类沪昆横向联营项目,还到贵州、江西等地引进“三线”军工企业。
“洗脑、洗脚又洗心”,通过涉外渠道吸纳日本、韩国和香港、台湾地区的外资企业,办好一个引来一个,闯出外向拓展、城乡联动发展之路,从而加快调整昆山单一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到1990年底,昆山三产企业结构由1978年的一二三排序转变为二一三排序,工业唱起主角,经济实现隔年滚动翻番,全口径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3460万元跃升为13203万元,职工、农民年收入分别由1978年的496元、201元增加到2352元和1297元。如今,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78年的51.5:28.8:19.7,变为0.7:50.3:49,2021年上半年二、三产业并驾齐驱,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排序为0.4:49.9:49.7,显现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致富百姓的活力。2020年,昆山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622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336元,全口径财政收入高达1015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农业比重虽不高,但始终没有放松。“端牢饭碗,生态修复”,昆山良种覆盖率和机械化耕种率均在90%以上,连年稳产高产,岁稔年丰,2020年,农业产值创历史新高,达53.35亿元,比上年增长4%。
重在秉持开放,发展外向经济
实践证明,开放持之以恒,发展经久不衰。越开放越会形成强磁场,经济发展越快速前行。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首次实行改革开放和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命运共同体”构想的二次开放的大背景下,昆山开放型经济经历了1984年发端起步、1992年起快速腾飞、2000年起持续稳健推进、2012年起步入新发展阶段等不同层次的发展轨迹。
资料显示,1991年,昆山累计合同外资仅为680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56万美元;2000年分别跃升为为895268万美元、449337万美元,增长迅速。进入新世纪,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发展难度越来越大,昆山的领导面对现实,坚持敞开城乡大门,大胆闯荡五大洲四大洋,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排除一个又一个障碍,坚持以自费开发区为龙头、园区为载体,砥砺奋进。外资项目从少到多、规模由小到大、质量由弱到强、层次由低到高,保持稳健高质量发展态势。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过程中,昆山领导牢记使命担当,拧成一股劲,发扬拼搏实干、不断进取的精神。
曾记得,从1984年8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自费兴办开发区起,昆山全市上下一心,经过8年努力,昆山自费开发区于1992年8月22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开发区,当年经济总量名列国家开发区第6位。当时,新华社记者赵明来昆撰写了相关报导,《人民日报》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将昆山自费创办开发区赞扬为“昆山之路”;又经过8年努力,2000年4月27日,国务院批准昆山设立全国首个县级市出口加工区,同年10月8日,昆山出口加工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自此以后,“双区”并发,有力带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花桥经济开发区以及各镇的工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赢得了发展先机,谱写了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先进性、普惠性新篇章。到2020年底,全市累计合同外资505.7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01.88亿美元,其中台资企业贡献良多,自1990年首家台资企业顺昌有限公司落户昆山后,至2020年底,累计已办台企(项目)5501家,投资338.75亿美元,约占全市相关投资60%。特别是近五年来,昆山坚持以开放赋能,“放眼世界定坐标、环顾四周找位次、着眼未来促开放”,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以达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据统计,近5年间,昆山累计新增外资项目1289个,新增注册外资107亿美元,同比增长40%左右;外贸进出口额持续四年超800亿美元,五年累计进出口总额占苏州26%、全省14%、全国2%,超过23个省、自治区的进出口总额。
重在科技创新,提升发展水平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这对昆山来说并不陌生。改革开放初,昆山由于受传统农业的小农经济思想束缚,加之“左”的路线影响,干部群众普遍不敢越雷池一步,安于现状。党的改革开放春风引领人民冲破守旧桎梏,革故鼎新,取得了一系列的历史性进步。1999年,昆山市委市政府根据全国、全省科技创新的总体部署,就实施为期三年的全方位、大跨度科技创新工程,培植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开发了一批高新技术项目、转化了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形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研发了一批科技领先的产品。2009年,昆山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全国首批技术创新示范城市。时至今日,创新已成为昆山干部群众的热门话题,大家深刻地认识到创新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不断积累与努力的结果,形成了广泛的自觉。勿需扬鞭自奋蹄,各级各部门主动走出去,广招高新技术产业和项目,不断加强科技投入力度,为昆山的经济注入不竭动力。据资料统计,近五年,昆山累计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2.3%上升到2020年的3.7%;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分别占规上工业比重提升为47.6%和51.3%;新增高新企业2014家,比五年前增长114%;现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014家,万人发明专利量73.78万件,分别占苏州20%、全省15%。
不论是民营企业、股份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都涌现了一大批在国内外叫得响的企业与产品。位于高新区的泽璟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新药“泽普生”正式上市,这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肝癌一线创新药,该企业已成为创新药领域的“领航巨轮”,尤其是在中科集团支持下,企业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统一起来,谋划发展新思路、勇于承担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1517项,获奖24项,构建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清陶、国力、华恒等科创企业,也发扬了昆山历史上祖冲之科创探索精神,通过不断创新驱动,企业融入全球发展大格局,成为科创大潮中的“新秀”。
重在人才引进,发力群众潜能
人们早有共识,昆山是个传统的农业县,过去像样的工业仅有一、二家,几乎是一张白纸。改革开放后谋划发展工业时,棘手的问题是缺人才、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犹如叫花子吃三鲜样样缺。怎么办?起步时依靠上海、“三线”军工企业的横向联合寻找项目,依靠他们委派的技术力量或星期日工程师的支持,使昆山“借梯上楼”、“借资生财”、“借船出海”,走捷径快速发展了一批技术较先进、产品有竞争力的工业企业,后被解放日报记者第五同在报导总结经验时称之为“昆山之路”就是“人才铺就之路”。没有人才就谈不上今天的发展。那时,与上海联营的电视机厂、印染厂,与“三线”军工企业联营的苏普纺织厂、电子元件厂等,都是靠他们投资和技术、人才输出办起来的,筑巢引凤,引凤筑巢,办好一个引来一串,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多、越滚越大,这为昆山后来发展新兴产业、高新产业奠定了基础。进入新世纪,昆山面对国土开发强度和资源环境载体的情势,将竞争目光和工作重点放在构筑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正视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新优势,出台了人才赋能配套政策措施和周到的服务,营造了良好的聚才环境,这样不仅各路人才一批又一批接踵而来,而且不断提升人才“势能”、充分发挥人才“潜能”、高质量发展人才“动能”,从守正创新到敢争第一,勇创唯一,数十年如一日持续推进昆山经济社会发展,其“人才铺就昆山之路”经验历久弥新。目前,昆山全市拥有各类人才45.6万名,其中“留创园”等载体引进国家级重大项目人才128名、引进海内外院士项目86个;引进博士后208名,建立博士后工作站20多家,在站博士后72名,其中获省双创博士105名、省博士后研发资助56名、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32名,还涌现了一批苏州市级、昆山市研发团队和双创人才,所有这些均遥遥领先国内同类城市。有了高层次人才,发展就有了坚挺的力量。近年来,全市通过人才赋能、抱困攻关,取得了国内外顶尖或领先的科创丰硕成果。仅去年,全市有2622家人才科创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318.26亿元,纳税143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企业的40.8%和52.12%,从而加快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才产互换的喜人发展新格局。
重在以民为本,赓续红色血脉
不论是中共建党百年来,还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实践中,昆山一以贯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红色基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民谋福祉。昆山各级领导基于这样的认识,胸怀“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在2005年率先实现没有水份、群众认可、百姓得实惠的全面小康后,马不停蹄,一着不让,坚持问题导向,齐心协力实施补短补软举措,率先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给全市人民生活带来富裕富足、社会安定的生活,增强了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论居民收入,2020年,昆山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达62238元,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1519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38320元,城乡收入比为1.87:1,小于全国2.56:1和江苏2.19:1;农保标准由前五年每人每月700元上升为1045元,临时性救助最高标准由4000元上升为50000元;人均预期寿命达84.13岁,高于美国、与日本相似。论交通条件,昆山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要想富,先修路”,路通财通,一通百通,充满繁荣活力。为此,通过城乡一体化规划,昆山年复一年有序推进,如今实现公路、高速公路、高铁、轻轨和农村阡陌公路网,连点成线,四通八达,加上航道成网、电讯互联网,对接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公交通到家门口,出行就业十分便捷,加之商贾云集、穿行城乡,成就了百姓稳岗位、增收入,圆了致富梦,重塑了新的生活方式。论社会保障,昆山对学校教育、公共健康、养老服务、文化体育等民生支出,给予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0%,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家门口服务体系”和“15分钟服务圈”,并落地全覆盖,实现养老不离家、办事不出村、子女上学近在咫尺、看病就医在社区医院、老人用餐在日间照料中心,让百姓共享众多社会福利。论居住环境,特别是通过近几年的乡村振兴,农房翻建如火似荼,“乡野美墅”比比皆是,水清、岸洁、河畅、景美的江南水韵风光随处可见。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全市投入803亿元,完成农村整治达标工程511项、大气污染防治工程2020项、新增危废焚烧处置能力1.8万吨/年,生活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年,建设生态文明河道8条,新增绿化面积3243万平方米,建设海绵城市面积26.5平方公里,农村改厕工程和生活垃圾治理“四分开”全覆盖。论精神文明建设,我市不断升级公共文化多样性,全市建有体育公园26个、游泳池36个、足球场233个、篮球场1323个、健身跑道500公里,人均公共文体设施面积达5.6平方米,尤为显眼的是,近年来,以昆曲抛砖引玉,我市连年举办全国戏曲百戏盛典,城乡百姓共享戏曲“大餐”,使文化遗产“活起来”,大大丰富了城乡人民的精神生活。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就容易却艰辛”。昆山连续17年问鼎华夏“第一县”的成功之道就是最好的诠释,其“道”具有普世价值,已被美国哈佛大学列为教科书范例、被埃塞俄比亚作为培训经营管理人员的教材、被全国许多市县引入借鉴。百尺竿头再登攀,经济社会更上一层楼。昆山市委市政府正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赓续红色血脉,以筚路蓝缕、只争朝夕的精神锐意进取,齐心聚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画卷继续铺展开来。
来源: 昆山市人民政府